齐天大圣之大闹天宫全整_齐天大圣大闹天空
1.大闹天宫都闹了什么
2.西游记大闹天宫概括100字左右
3.概括西游记的三闹……………
4.大闹天宫 简介
5.孙悟空大闹天宫主要内容
6.大闹天宫的经过
第十四回 心猿归正 六贼无踪
大概情节:接上回,叫喊者正孙悟空。唐僧收悟空为徒。西行路上,悟空打死六个剪径的强盗,唐僧抱怨不已。悟空纵云离开唐僧。观音授唐僧紧箍咒,悟空接受龙王劝告,重来保护唐僧,戴上了紧箍咒,表示不现款违背师言。
诗曰:
佛即心兮心即佛,心佛从来皆要物。
若知无物又无心,便是真心法身佛。
法身佛,没模样,一颗圆光涵万象。
无体之体即真体,无相之相即实相。
非色非空非不空,不来不向不回向。
无异无同无有无,难舍难取难听望。
内外灵光到处同,一佛国在一沙中。
一粒沙含大千界,一个身心万法同。
知之须会无心诀,不染不滞为净业。
善恶千端无所为,便是南无释迦叶。
却说那刘伯钦与唐三藏惊惊慌慌,又闻得叫声“师父来也”。众家僮道:“这叫的必是那山脚下石匣中老猿。”太保道:“是他,是他。”三藏问:“是甚么老猿?”太保道:“这山旧名五行山,因我王征西定国,改名两界山。先年间曾闻得老人家说:王莽篡汉之时,天降此山,下压着一个神猴,不怕寒暑,不吃饮食,自有土神监押,教他饥餐铁丸,渴饮铜汁。自昔到今,冻饿不死。这叫必定是他。长老莫怕,我们下山去看来。”三藏只得依从,牵马下山。行不数里,只见那石匣之间果有一猴,露着头,伸着手,乱招手道:“师父,你怎么此时才来?来得好,来得好。救我出来,我保你上西天去也。”这长老近前细看,你道他是怎生模样:
尖嘴缩腮,金睛火眼。头上堆苔藓,耳中生薜萝。鬓边少发多青草,颔下无须有绿莎。眉间土,鼻凹泥,十分狼狈;指头粗,手掌厚,尘垢余多。还喜得眼睛转动,喉舌声和。语言虽利便,身体莫能那。正是五百年前孙大圣,今朝难满脱天罗。
刘太保诚然胆大,走上前来,与他拔去了鬓边草,颔下莎,问道:“你有甚么说话?”那猴道:“我没话说,教那个师父上来,我问他一问。”三藏道:“你问我甚么?”那猴道:“你可是东土大王差往西天取经去的么?”三藏道:“我正是,你问怎么?”那猴道:“我是五百年前大闹天宫的齐天大圣,只因犯了诳上之罪,被佛祖压于此处。前者有个观音菩萨,领佛旨意,上东土寻取经人。我教他救我一救,他劝我再莫行凶,归依佛法,尽殷懃保护取经人,往西方拜佛,功成后自有好处。故此昼夜提心,晨昏吊胆,只等师父来救我脱身。我愿保你取经,与你做个徒弟。”三藏闻言,满心欢喜道:“你虽有此善心,又蒙菩萨教诲,愿入沙门,只是我又没斧凿,如何救得你出?”那猴道:“不用斧凿,你但肯救我,我自出来也。”三藏道:“我自救你,你怎得出来?”那猴道:“这山顶上有我佛如来的金字压帖,你只上山去将帖儿揭起,我就出来了。”三藏依言,回头央浼刘伯钦道:“太保啊,我与你上山走一遭。”伯钦道:“不知真何如?”那猴高叫道:“是真,决不敢虚谬。”
伯钦只得呼唤家僮,牵了马匹。他却扶着三藏,复上高山。攀藤附葛,只行到那极巅之处,果然见金光万道,瑞气千条,有块四方大石,石上贴着一封皮,却是“唵嘛呢叭咪吽”六个金字。三藏近前跪下,朝石头看着金字,拜了几拜,望西祷祝道:“弟子陈玄奘,特奉旨意求经。果有徒弟之分,揭得金字,救出神猴,同证灵山;若无徒弟之分,此辈是个凶顽怪物,哄赚弟子,不成吉庆,便揭不得起。”祝罢又拜。拜毕,上前将六个金字轻轻揭下。只闻得一阵香风,劈手把压帖儿刮在空中,叫道:“吾乃监押大圣者。今日他的难满,吾等回见如来,缴此封皮去也。”吓得个三藏与伯钦一行人望空礼拜。径下高山,又至石匣边,对那猴道:“揭了压帖矣,你出来罢。”那猴欢喜,叫道:“师父,你请走开些,我好出来,莫惊了你。”
伯钦听说,领着三藏,一行人回东即走。走了五七里远近,又听得那猴高叫道:“再走,再走。”三藏又行了许远,下了山,只闻得一声响喨,真个是地裂山崩。众人尽皆悚惧。只见那猴早到了三藏的马前,赤淋淋跪下,道声:“师父,我出来也。”对三藏拜了四拜,急起身,与伯钦唱个大喏道:“有劳大哥送我师父,又承大哥替我脸上薅草。”谢毕,就去收拾行李,扣背马匹。那马见了他,腰软蹄矬,战兢兢的立站不住。盖因那猴原是弼马温,在天上看养龙马的,有些法则,故此凡马见他害怕。
三藏见他意思,实有好心,真个像沙门中的人物,便叫:“徒弟啊,你姓甚么?”猴王道:“我姓孙。”三藏道:“我与你起个法名,却好呼唤。”猴王道:“不劳师父盛意,我原有个法名,叫做孙悟空。”三藏欢喜道:“也正合我们的宗派。你这个模样,就像那小头陀一般,我与你起个混名,称为行者,好么?”悟空道:“好,好,好。”自此时又称为孙行者。
那伯钦见孙行者一心收拾要行,却转身对三藏唱个喏道:“长老,你幸此间收得个好徒,甚喜,甚喜。此人果然去得。我却告回。”三藏躬身作礼相谢道:“多有拖步,感激不胜。回府多多致意令堂老夫人、令荆夫人,贫僧在府多扰,容回时踵谢。”伯钦回礼,遂此两下分别。
却说那孙行者请三藏上马,他在前边背着行李,赤条条,拐步而行。不多时,过了两界山,忽然见一只猛虎,咆哮剪尾而来。三藏在马上惊心。行者在路傍欢喜道:“师父莫怕他,他是送衣服与我的。”放下行李,耳朵里拔出一个针儿,迎着风,幌一幌,原来是个碗来粗细一条铁棒。他拿在手中,笑道:“这宝贝,五百余年不曾用着他,今日拿出来挣件衣服儿穿穿。”你看他拽开步,迎着猛虎,道声:“业畜!那里去!”那只虎蹲着身,伏在尘埃,动也不敢动动。却被他照头一棒,就打的脑浆迸万点桃红,牙齿喷几珠玉块。諕得那陈玄奘滚鞍落马,咬指道声:“天那!天那!刘太保前日打的斑斓虎,还与他斗了半日;今日孙悟空不用争持,把这虎一棒打得稀烂。正是强中更有强中手!”
行者拖将虎来道:“师父略坐一坐,等我脱下他的衣服来,穿了走路。”三藏道:“他那里有甚衣服?”行者道:“师父莫管我,我自有处置。”好猴王,把毫毛拔下一根,吹口仙气,叫:“变!”变作一把牛耳尖刀,从那虎腹上挑开皮,往下一剥,剥下个囫囵皮来。剁去了爪甲,割下头来,割个四四方方一块虎皮。提起来,量了一量道:“阔了些儿,一幅可作两幅。”拿过刀来,又裁为两幅。收起一幅,把一幅围在腰间。路傍揪了一条葛藤,紧紧束定,遮了道:“师父,且去,且去。到了人家,借些针线,再缝不迟。”他把条铁棒捻一捻,依旧像个针儿,收在耳里。背着行李,请师父上马。
两个前进,长老在马上问道:“悟空,你才打虎的铁棒,如何不见?”行者笑道:“师父,你不晓得。我这棍,本是东洋大海龙宫里得来的,唤做天河镇底神珍铁,又唤做如意金箍棒。当年大反天宫,甚是亏他。随身变化,要大就大,要小就小。刚才变做一个绣花针儿模样,收在耳内矣。但用时,方可取出。”三藏闻言暗喜。又问道:“方才那虎见了你,怎么就不动动?让你自在打他,何说?”悟空道:“不瞒师父说,莫道是只虎,就是,见了我也不敢无礼。我老孙颇有降龙伏虎的手段,翻江搅海的神通;见貌辨色,聆音察理;大之则量于宇宙,小之则摄于毫毛;变化无端,隐显莫测。剥这个虎皮,何为稀罕?若到那疑难处,看展本事么。”三藏闻得此言,愈加放怀无虑,策马前行。
师徒两个走着路,说着话,不觉得太阳西坠。但见:
焰焰斜晖返照,天涯海角归云。千山鸟雀噪声频,觅宿投林成阵。
野兽双双对对,回窝族族群群。一钩新月破黄昏。万点明星光晕。
行者道:“师父走动些,天色晚了。那壁厢树木森森,想必是人家庄院,我们赶早投宿去来。”三藏果策马而行,径奔人家,到了庄院前下马。行者撇了行李,走上前,叫声:“开门!开门!”那里面有一老者扶筇而出,唿喇的开了门。看见行者这般恶相,腰系着一块虎皮,好似个雷公模样,諕得脚软身麻,口出谵语道:“鬼来了!鬼来了!”三藏近前搀住,叫道:“老施主休怕。他是我贫僧的徒弟,不是鬼怪。”老者抬头,见了三藏的面貌清奇,方才立定,问道:“你是那寺里来的和尚,带这恶人上我门来?”三藏道:“我贫僧是唐朝来的,往西天拜佛求经。适路过此间,天晚,特造檀府借宿一宵,明早不犯天光就行。万望方便一二。”老者道:“你虽是个唐人,那个恶的却非唐人。”悟空厉声高呼道:“你这个老儿全没眼色!唐人是我师父,我是他徒弟。我也不是甚糖人,蜜人,我是齐天大圣!你们这里人家,也有认得我的。我也曾见你来。”那老者道:“你在那里见我?”悟空道:“你小时不曾在我面前扒柴?不曾在我脸上挑菜?”老者道:“这厮胡说!你在那里住?我在那里住?我来你面前扒柴、挑菜?”悟空道:“我儿子便胡说。你是认不得我了,我本是这两界山石匣中的大圣,你再认认看。”老者方才省悟道:“你倒有些像他。但你是怎么得出来的?”悟空将菩萨劝善,令他等待唐僧揭帖脱身之事,对那老者细说了一遍。
老者却才下拜,将唐僧请到里面,即唤老妻与儿女都来相见,具言前事,个个忻喜。又命看茶。茶罢,问悟空道:“大圣啊,你也有年纪了?”悟空道:“你今年几岁了?”老者道:“我痴长一百三十岁了。”行者道:“还是我重子重孙哩。我那生身的年纪,我不记得是几时;但只在这山脚下,已五百余年了。”老者道:“是有,是有。我曾记得祖公公说,此山乃从天降下,就压了一个神猴。只到如今,你才脱体。我那小时见你时,你头上有草,脸上有泥,还不怕你;如今脸上无了泥,头上无了草,却像瘦了些,腰间又苫了一块大虎皮,与鬼怪能差多少?”一家儿听得这般话说,都呵呵大笑。
这老儿颇贤,即令安排斋饭。饭后,悟空道:“你家姓甚?”老者道:“舍下姓陈。”三藏闻言,即下来起手道:“老施主与贫僧是华宗。”行者道:“师父,你是唐姓,怎的和他是华宗?”三藏道:“我俗家也姓陈,乃是唐朝海州弘农郡聚贤庄人氏。我的法名叫做陈玄奘。只因我太宗皇帝赐我做御弟三藏,指唐为姓,故名唐僧也。”那老者见说同姓,又十分欢喜。
行者道:“老陈,左右打搅你家,我有五百多年不洗澡了,你可去烧些汤来,与我师徒们洗浴洗浴,一发临行谢你。”那老儿即令烧汤拿盆,掌上灯火。师徒浴罢,坐在灯前。行者道:“老陈,还有一事累你:有针线借我用用。”那老儿道:“有,有,有。”即教妈妈取针线来,递与行者。行者又有眼色,见师父洗浴,脱下一件白布短小直裰未穿,他即扯过来披在身上。却将那虎皮脱下,联接一处。打一个马面样的折子,围在腰间,勒了藤条,走到师父面前道:“老孙今日这等打扮,比昨日如何?”三藏道:“好,好,好。这等样,才像个行者。”三藏道:“徒弟,你不嫌残旧,那件直裰儿,你就穿了罢。”悟空唱个喏道:“承赐,承赐。”他又去寻些草料喂了马。此时各各事毕,师徒与那老儿亦各归寝。
次早,悟空起来,请师父走路。三藏着衣,教行者收拾铺盖行李。正欲告辞,只见那老儿早具脸汤,又具斋饭。斋罢,方才起身。三藏上马,行者引路。不觉饥餐渴饮,夜宿晓行。又值初冬时候,但见那:
霜凋红叶千林瘦,岭上几株松柏秀。未开梅蕊散香幽,暖短昼,小春候,菊残荷尽山茶茂,寒桥古树争枝斗。曲涧涓涓泉水溜,淡云欲雪满天浮。朔风骤,牵衣袖,向晚寒威人怎受?
师徒们正走多时,忽见路傍唿哨一声,闯出六个人来,各执长枪短剑,利刃强弓,大咤一声道:“那和尚那里走!赶早留下马匹,放下行李,饶你性命过去。”諕得那三藏魂飞魄散,跌下马来,不能言语。行者用手扶起道:“师父放心,没些儿事,这都是送衣服送盘缠与我们的。”三藏道:“悟空,你想有些耳闭。他说教我们留马匹、行李,你倒问他要甚么衣服、盘缠。”行者道:“你管守着衣服、行李、马匹,待老孙与他争持一场,看是何如。”三藏道:“好手不敌双拳,双拳不如四手。他那里六条大汉,你这般小小的一个人儿,怎么敢与他争持?”
行者的胆量原大,那容分说,走上前来,叉手当胸,对那六个人施礼道:“列位有甚么缘故,阻我贫僧的去路?”那人道:“我等是翦径的大王,行好心的山主。大名久播,你量不知。早早的留下东西,放你过去;若道半个‘不’字,教你碎尸粉骨。”行者道:“我也是祖传的大王,积年的山主,却不曾闻得列位有甚大名。”那人道:“你是不知,我说与你听:一个唤做眼看喜,一个唤做耳听怒,一个唤做鼻嗅爱,一个唤作舌尝思,一个唤作意见欲,一个唤作身本忧。”悟空笑道:“原来是六个毛贼。你却不认得我这出家人是你的主人公,你倒来挡路。把那打劫的珍宝拿出来,我与你作七分儿均分,饶了你罢。”那贼闻言,喜的喜,怒的怒,爱的爱,思的思,欲的欲,忧的忧,一齐上前乱嚷道:“这和尚无礼。你的东西全然没有,转来和我等要分东西。”他抡枪舞剑,一拥前来,照行者劈头乱砍,乒乒乓乓,砍有七八十下。悟空停立中间,只当不知。那贼道:“好和尚,真个的头硬。”行者笑道:“将就看得过罢了。你们也打得手困了,却该老孙取出个针儿来耍耍。”那贼道:“这和尚是一个行针灸的郎中变的。我们又无病症,说甚么动针的话?”
行者伸手去耳朵里拔出一根绣花针儿,迎风一幌,却是一条铁棒,足有碗来粗细。拿在手中道:“不要走,也让老孙打一棍儿试试手。”諕得这六个贼四散逃走。被他拽开步,团团赶上,一个个尽皆打死。剥了他的衣服,夺了他的盘缠,笑吟吟走将来道:“师父请行,那贼已被老孙剿了。”三藏道:“你十分撞祸。他虽是翦径的强徒,就是拿到官司,也不该死罪;你纵有手段,只可退他去便了,怎么就都打死?这却是无故伤人的性命,如何做得和尚?出家人扫地恐伤蝼蚁命,爱惜飞蛾纱罩灯。你怎么不分皂白,一顿打死?全无一点慈悲好善之心。早还是山野中无人查考;若到城市,倘有人一时冲撞了你,你也行凶,执着棍子乱打伤人,我可做得白客,怎能脱身?”悟空道:“师父,我若不打死他,他却要打死你哩。”三藏道:“我这出家人宁死,决不敢行凶。我就死,也只是一身,你却杀了他六人,如何理说?此事若告到官,就是你老子做官,也说不过去。”行者道:“不瞒师父说,我老孙五百年前,据花果山称王为怪的时节,也不知打死多少人。似你说这般到官,倒也得些状告,我就做不到‘齐天大圣’了。”三藏道:“只因你没收没管,暴横人间,欺天诳上,才受这五百年前之难。今既入了沙门,若是还像当时行凶,一味伤生,去不得西天,做不得和尚。忒恶!忒恶!”
原来这猴子一生受不得人气。他见三藏只管绪绪叨叨,按不住心头火发道:“你既是这等,说我做不得和尚,上不得西天,不必恁般絮聒恶我,我回去便了。”那三藏却不曾答应。他就使一个性子,将身一纵,说一声:“老孙去也!”三藏急抬头,早已不见。只闻得呼的一声,回东而去。撇得那长老孤孤零零,点头自叹,悲怨不已道:“这厮这等不受教诲,我但说他几句,他怎么就无形无影的径回去了?罢罢罢,也是我命里不该招徒弟,进人口。如今欲寻他无处寻,欲叫他叫不应,去来,去来。”正是:
舍身拚命归西去,莫倚傍人自主张。
那长老只得收拾行李,捎在马上,也不骑马,一只手拄着锡杖,一只手揪着缰绳,凄凄凉凉,往西前进。行不多时,只见山路前面有一个年高的老母,捧一件绵衣,绵衣上有一顶花帽。三藏见他来得至近,慌忙牵马,立于右侧让行。那老母问道:“你是那里来的长老,孤孤恓恓独行于此?”三藏道:“弟子乃东土奉差往西天拜活佛求真经者。”老母道:“西方佛乃大雷音寺天竺国界,此去有十万八千里路。你这等单人独马,又无个伴侣,又无个徒弟,你如何去得?”三藏道:“弟子日前收得一个徒弟,他性泼凶顽,是我说了他几句,他不受教,遂渺然而去也。”老母道:“我有这一领绵布直裰、一顶嵌金花帽,原是我儿子用的,他只做了三日和尚,不幸命短身亡。我才去他寺里哭了一场,辞了他师父,将这两件衣、帽拿来,做个忆念。长老啊,你既有徒弟,我把这衣帽送了你罢。”三藏道:“承老母盛赐,但只是我徒弟已走了,不敢领受。”老母道:“他那厢去了?”三藏道:“我听得呼的一声,他回东去了。”老母道:“东边不远,就是我家,想必往我家去了。我那里还有一篇咒儿,唤做‘定心真言’,又名做‘紧箍儿咒’。你可暗暗的念熟,牢记心头,再莫泄漏一人知道。我去赶上他,叫他还来跟你,你却将此衣帽与他穿戴。他若不服你使唤,你就默念此咒,他再不敢行凶,也再不敢去了。”三藏闻言,低头拜谢。那老母化一道金光,回东而去。三藏情知是观音菩萨授此真言,急忙撮土焚香,望东恳恳礼拜。拜罢,收了衣帽,藏在包袱中间。却坐于路傍,诵习那定心真言,来回念了几遍,念得烂熟,牢记心胸不题。
却说那悟空别了师父,一觔斗云,径转东洋大海。按住云头,分开水道,径至水晶宫前。早惊动龙王出来迎接,接至宫里坐下。礼毕,龙王道:“近闻得大圣难满,失贺!想必是重整仙山,复归古洞矣?”悟空道:“我也有此心性,只是又做了和尚了。”龙王道:“做甚和尚?”行者道:“我亏了南海菩萨劝善,教我正果,随东土唐僧上西方拜佛,皈依沙门,又唤为行者了。”龙王道:“这等真是可贺,可贺。这才叫做改邪归正,惩创善心。既如此,怎么不西去,复东回何也?”行者笑道:“那是唐僧不识人性。有几个毛贼翦径,是我将他打死,唐僧就绪绪叨叨,说了我若干的不是。你想老孙可是受得闷气的?是我撇了他,欲回本山,故此先来望你一望,求锺茶吃。”龙王道:“承降,承降。”当时龙子、龙孙即捧香茶来献。
茶毕,行者回头一看,见后壁上挂着一幅“圯桥进履”的画儿。行者道:“这是甚么景致?”龙王道:“大圣在先,此事在后,故你不认得。这叫做‘圯桥三进履’。”行者道:“怎的是‘三进履’?”龙王道:“此仙乃是黄石公,此子乃是汉世张良,石公坐在圯桥上,忽然失履于桥下,遂唤张良取来。此子即忙取来,跪献于前。如此三度,张良略无一毫倨傲怠慢之心,石公遂爱他勤谨,夜授天书,着他扶汉。后果然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太平后,弃职归山,从赤松子游,悟成仙道。大圣,你若不保唐僧,不尽勤劳,不受教诲,到底是个妖仙,休想得成正果。”悟空闻言,沉吟半晌不语。龙王道:“大圣自当裁处,不可图自在,误了前程。”悟空道:“莫多话,老孙还去保他便了。”龙王忻喜道:“既如此,不敢久留,请大圣早发慈悲,莫要疏久了你师父。”
行者见他催促请行,急纵身,出离海藏,驾着云,别了龙王。正走,却遇着南海菩萨。菩萨道:“孙悟空,你怎么不受教诲,不保唐僧,来此处何干?”慌得个行者在云端里施礼道:“向蒙菩萨善言,果有唐朝僧到,揭了压帖,救了我命,跟他做了徒弟。他却怪我凶顽,我才闪他一闪,如今就去保他也。”菩萨道:“赶早去,莫错过了念头。”言毕各回。
这行者须臾间看见唐僧在路傍闷坐。他上前道:“师父,怎么不走路?还在此做甚?”三藏抬头道:“你往那里去来?教我行又不敢行,动又不敢动,只管在此等你。”行者道:“我往东洋大海老龙王家讨茶吃吃。”三藏道:“徒弟啊,出家人不要说谎。你离了我没多一个时辰,就说到龙王家吃茶?”行者笑道:“不瞒师父说,我会驾觔斗云,一个觔斗有十万八千里路,故此得即去即来。”三藏道:“我略略的言语重了些儿,你就怪我,使个性子丢了我去。像你这有本事的,讨得茶吃;像我这去不得的,只管在此忍饿。你也过意不去呀。”行者道:“师父,你若饿了,我便去与你化些斋吃。”三藏道:“不用化斋,我那包袱里还有些干粮,是刘太保母亲送的。你去拿钵盂寻些水来,等我吃些儿走路罢。”
行者去解开包袱,在那包裹中间见有几个粗面烧饼,拿出来递与师父。又见那光艳艳的一领绵布直裰、一顶嵌金花帽。行者道:“这衣帽是东土带来的?”三藏就顺口儿答应道:“是我小时穿戴的。这帽子若戴了,不用教经,就会念经;这衣服若穿了,不用演礼,就会行礼。”行者道:“好师父,把与我穿戴了罢。”三藏道:“只怕长短不一,你若穿得,就穿了罢。”行者遂脱下旧白布直裰,将绵布直裰穿上,也就是比量着身体裁的一般。把帽儿戴上。三藏见他戴上帽子,就不吃干粮,却默默的念那紧箍咒一遍。行者叫道:“头痛,头痛。”那师父不住的又念了几遍,把个行者痛得打滚,抓破了嵌金的花帽。三藏又恐怕扯断金箍,住了口不念。不念时,他就不痛了。伸手去头上摸摸,似一条金线儿模样,紧紧的勒在上面,取不下,揪不断,已此生了根了。他就耳里取出针儿来,插入箍里,往外乱捎。三藏又恐怕他捎断了,口中又念起来。他依旧生痛,痛得竖蜻蜓,翻觔斗,耳红面赤,眼胀身麻。那师父见他这等,又不忍不舍,复住了口。他的头又不痛了。行者道:“我这头,原来是师父咒我的?”三藏道:“我念得是紧箍经,何曾咒你?”行者道:“你再念念看。”三藏真个又念。行者真个又痛,只教:“莫念,莫念。念动我就痛了。这是怎么说?”三藏道:“你今番可听我教诲了?”行者道:“听教了。”“你再可无礼了?”行者道:“不敢了。”
他口里虽然答应,心上还怀不善,把那针儿幌一幌,碗来粗细,望唐僧就欲下手。慌得长老口中又念了两三遍。这猴子跌倒在地,丢了铁棒,不能举手,只教:“师父,我晓得了。再莫念,再莫念。”三藏道:“你怎么欺心,就敢打我?”行者道:“我不曾敢打。我问师父,你这法儿是谁教你的?”三藏道:“是适间一个老母传授我的。”行者大怒道:“不消讲了,这个老母,坐定是那个观世音。他怎么那等害我?等我上南海打他去。”三藏道:“此法既是他授与我,他必然先晓得了。你若寻他,他念起来,你却不是死了?”行者见说得有理,真个不敢动身,只得回心,跪下哀告道:“师父,这是他奈何我的法儿,教我随你西去。我也不去惹他,你也莫当常言,只管念诵。我愿保你,再无退悔之意了。”三藏道:“既如此,伏侍我上马去也。”那行者才死心塌地,抖擞精神,束一束绵布直裰,扣背马匹,收拾行李,奔西而进。
毕竟这一去,后面又有甚话说,且听下回分解。
大闹天宫都闹了什么
明代文学家吴承恩的 《西游记》 ,与 《三国演义》 、 《水浒传》 、 《红楼梦》 成为中国“古典四大名著”。《西游记》是一部优秀古代神话,特别是中的“孙悟空大闹天宫”的片段,更是引人入胜,故事情节跌宕起伏,让读者欲罢不能。
中有三回提到孙悟空大闹天宫。即:第五回“乱蟠桃大圣偷丹,反天宫诸神捉怪”;第六回“”观音赴会问原因,小圣施威降大圣”;第七回“八卦炉中逃大圣, 五行山下定心猿”。
孙悟空“大闹天宫”故事梗概:
公元前578年6月初一,孙悟空出生于东胜神洲傲来国花果山。是一块仙石吸收天地之气孕育而生,之后度过漫长的光景。
孙悟空因为闯入水帘洞,被花果山诸猴拜为“美猴王”。孙悟空去东海龙宫抢了金箍棒,又去地府强销生死簿。龙王、阎君去天庭告状,玉帝把孙悟空召入天庭,授他做弼马温。孙悟空嫌官小,打道回到花果山,自称“齐天大圣”。玉帝派天兵天将捉拿孙悟空,却没有成功,便让孙悟空管理蟠桃园。孙悟空因王母没请他去参加蟠桃宴便偷吃蟠桃,毁了王母的蟠桃宴,逃跑前又偷吃了太上老君的金丹才返回花果山。玉帝大怒,再派李天王率天兵捉拿;观音菩萨举荐二郎真君助战;太上老君在旁使暗器帮助,最后悟空被擒。悟空被刀砍斧剁、火烧雷击,甚至置丹炉锻炼七七四十九日,依然无事,还在天宫大打出手。最后还是玉帝下令请来如来佛祖,才把孙悟空压在五行山下500年。
那么,问题来了,孙悟空为什么要大闹天宫呢?
原来······
孙悟空在花果山带领群猴操练武艺,但猴王没有称心如意的武器,便去东海龙宫借宝。龙王许诺,如果猴王能拿动龙宫的定海神针——如意金箍棒,就奉送给他。但当猴王拔走宝物之后,龙王又反悔了,并去天宫告状。玉帝纳了太白金星的主张,诱骗猴王上天庭,封他为弼马温,其实是将他软禁起来。猴王知道受骗后,一怒之下,返回花果山称王,并竖起“齐天大圣”的旗帜,与天宫分庭抗礼。玉帝发怒,命李天王率天兵天将捉拿猴王,结果被猴王打得大败而归。玉帝又纳金星的献策,意封猴王为“齐天大圣”,命他在天宫掌管蟠桃园。
孙悟空没到天庭当官之前,在花果山也是个山大王,猴子猴孙们都对他都是言听计从,非常尊敬,在人间可以说是活得不亦乐乎。但是,孙悟空在东海龙王那里拿到如意金箍棒后,被东海龙王告到了天上玉皇大帝那里后。玉皇大帝本想先派人把孙悟空给抓起来,但是,在太白金星等众仙的劝说下,玉皇大帝为了平息此事,给孙悟空封了一个弼马温的官 。 孙悟空开始以为是个很大的官了,但是,在管马的过程中被其他神仙羞辱,后来还听说弼马温只是个管马的小芝麻官,于是雷霆。
孙悟空离开了天庭,回到了花果山,立杆大旗要做齐天大圣,要跟玉皇大帝平起平坐。玉皇大帝听说孙悟空要自立门户,还要与天庭对抗。于是,马上召集人马,派巨灵神,哪吒,四大天王、托塔天王李靖、杨戬等一众神来收服孙悟空。不过孙悟空的本事可不是闹着玩的,一顿比拼后,他们全被孙悟空打败了,除了杨戬能够战上几个回合,其他都无力反抗。玉皇大帝无奈,只好再次招安孙悟空,同意孙悟空当齐天大圣,在天上奉旨看管蟠桃园。
某日,猴王得知王母娘娘设蟠桃宴,请了各路神仙,唯独没有请他。猴王火冒三丈,大闹瑶池,打得杯盘狼藉,他独自开怀痛饮,又吃了太上老君的九转金丹,收罗了所有酒菜瓜果,回花果山与众猴摆开了神仙酒会。玉帝闻讯后暴怒,召集天宫的天兵天将,去捉拿猴王。交战中,猴王中了太上老君的暗算,不幸被擒。老君将他送进炼丹炉,结果不但没有烧死,反而使得猴王更加神力无比。于是猴王奋起反击,把天宫打得一片狼藉,吓得玉帝狼狈逃跑。
孙悟空大闹天宫的原因显然是对自己没有被重用而感到不满。
第一次受邀上天庭后,原来充满希望以为会得到玉帝的重用,结果只是被封了一个弼马温,孙悟空觉得大材小用。于是,大闹天宫,触犯天庭,惹怒玉帝。
后来终于被玉帝封为齐天大圣,但是,又发现自己竟然没有受邀参加蟠桃会,受到冷落,才知道自己虽为“齐天大圣”,但是,却是个掌管蟠桃园没有地位的小官,在大失所望的情况下,大闹瑶池。
总结
玉皇大帝没有任人唯贤,将本领高强、很有能力的孙悟空弃之不用,才导致猴王极度不满而大闹天宫。
微信公众号:行游环宇
西游记大闹天宫概括100字左右
在西游记中最为精彩的一出戏要数大闹天宫了,只要是知道孙悟空这个形象的就一定知道大闹天宫这出戏。受电视剧的影响很多人对大闹天宫的认识大概是玉帝和神仙们很窝囊,孙悟空很威风。孙悟空打砸天空大家看的很开心。
?但是打开西游记原著,我们来细数下孙悟空大闹天宫的战果,就会发现孙悟空并没有想的那么厉害。在西天取经的路上,每当孙悟空自报家门说自己是五百年前大闹天宫的齐天大圣的时候,知道孙悟空底细的妖怪都会一陈嘲笑,这还真不那些妖怪故弄玄虚,长自己志气灭他人威风的策略,这很绝对是实情。孙悟空大闹天宫的确实没有造成多大破坏。
? 大闹天宫的起因是孙悟空破坏了王母娘娘的蟠桃的大会。破坏的方法就是一个字“偷”。孙悟空吃蟠桃,就是靠监守自盗而已,把最大的蟠桃当成水果给偷吃完了。这个事有多严重呢?大家可以看看当年孙悟空在地府自己把生死簿给改了,这个事明显比吃个桃子要严重的多,但是后果没有却没有偷吃桃子严重,原因是这不是仅仅吃几个桃子那么简单,而是偷吃了王母娘娘的桃子。这个王母不是那个昆仑山上的西王母,西王母那是个妖精。吃完了蟠桃,孙悟空又到会场上偷酒喝,自己喝还不算,还带回去给花果山的弟兄们喝。如果给这个事定个性,那么孙悟空一定是个坏人——小偷。但是大家好像都觉得孙悟空是个好人,这是因为,大家对玉帝和王母没有多少好感,民间有太多的故事,让王母和玉帝形象在民间就是一个坏人的形象,孙悟空偷他们的东西,大家当然拍手称快。
接着孙悟空又去偷吃了太上老君的仙丹,偷仙丹虽不是孙悟空有心要偷的,但是还是全部偷吃了,可见孙悟空是知道仙丹是干什么的,虽是误入但还是有意偷吃的。太上老君的仙丹虽是太上老君炼 的但是却不是太上老君自己吃的,说白了就是给玉帝炼的,是玉帝送给别人吃的。损失最大的王母和太上老君,并没有对孙悟空多么的生气,也没有明确表示要置孙悟空于死地的意思,王母从头至尾一言不发。捉拿孙悟空是玉帝下的旨,由托塔李天天王去执行。上回捉拿孙悟空也是让他去的,当然是无功而返。李天王带着一众不怎么出名的天兵去捉孙悟空,这时候神奇的一件事出现了,凡是和孙悟空交过手的神仙,都是同一个结果,体力不支落败而回。给李天王复命的话术都一模似样,这猴头的确厉害。孙悟空好像和他们商量好的一样,每回都打赢但是都没有打死一个神仙,不但没有打死而且一个受伤的都没有,大家都很默契点到为止,没有谁和孙悟空真的玩命。
这么看来是神仙们太狡猾了吗?其实也不是,原因要从第一次天兵捉拿孙悟空说起,那时候巨灵神第一个和孙悟空交手,巨灵神打输了,这次不是打,是真打,巨灵神是真的打输了,回去后,李天王也真的要杀了他,以正军纪,但是这个时候他的儿子哪吒出来说话了,他说他要去看看孙悟空的的本事,哪吒和孙悟空两个人交手,哪吒是真的打输了,还受了一点轻伤,他也成了唯一个在大闹天空这个事上受伤的神仙。他回去跟李天王说,不能杀了巨灵神,不是巨灵神不努力是对手太强了。哪吒这么说为以后大家不努力找了个好借口,而且让李天王没有话说,谁让哪吒是他李天王的儿子呢。那些神仙们不愧是神仙他们很聪明的知道事情该这么做,他们也还是真的这么做了,反正打输了也没事,谁还会真的去卖命呢?李天王的十万大军对孙悟空都是雷声大雨点小,死命的和孙悟空打搞不好把猴子惹急了,自己吃了亏,神仙又不傻,怎么会玩命打孙悟空呢。
紧接着大闹天宫里最好看的戏上就上演了,二郎神来了。其实这事跟二郎神没什么关系,孙悟空大闹 的是天宫,不是他二郎神的地盘。再说二郎神是个小神,天都上不去。二郎神的是多小的神呢?看看他管的事就知道了,孙悟空冒二郎神替、二郎神处理的公事就可以看出二郎神是多大个神仙。他和玉帝的关系本来就不好,二郎是听调不听喧的。二郎神来参战,几乎不可能的事。天上那么的神仙这么会想到让一个地方的神仙来帮忙呢,这个人还跟玉帝不和,这个人是不该来和孙悟空打的,但是观音就是推荐了他,观音可是如来的人,观音为什么会推荐二郎神呢?原因可能极有可能是为了把孙悟空活捉。天上的神仙固然有高手,但是很可能把孙悟空弄死,天上的神仙总是有各种各样的法宝,但是二郎神不一样,他的厉害和孙悟空几乎差不多,所以这两个人打起来很精彩,半斤对八两。玉帝居然同意让他来,这个事上玉帝做了很大的牺牲的,必竟这事关玉帝的家丑。可能是玉帝看着天上这些个神仙一个个不卖力气的打,自己也很无奈。
二郎神一来果然不一样,战果可以说是辉煌,二郎神的手下捉了不少猴精,不要小看抓猴精这个事,要知道天兵可是一个都没捉住,要说天上的大神们连这点本事也没有,这显然不可能,天兵们很明显在打拳,故意给孙悟空放水。他们都不想惹孙悟空,就连孙悟空的人也一个不动。
观音还担心二郎神捉不住孙悟空还要下黑手去捉孙悟空,拿手里的瓶子去打孙悟空,但是却被太上老君给拦住了,太上老君要用那个金钢圈去打, 很明显这是要把孙悟空往死里整个意思。观音只想活捉,其实观音手里厉害的东西多了去了,法力也大的多。他们都明白那个瓶子是打不死孙悟空的但是那个金钢圈是有可能的。但是让老君失望的事,孙悟空没事,还就是被活捉了。事后观音还很得意给玉帝夸自己推荐的人,一副很开心的样子,因为孙悟空被活捉正是他想看到的。
孙悟空被活捉后天庭的麻烦才真的来了。以前孙悟空闹天宫只是偷了点了东西,仗也是在花果山打的,也就是说在孙悟空的地盘上打的,对天宫没多大影响。就算输了大不了也就是个招安,要么还是让孙悟空人间当王。这个时候的孙悟 空可没想当玉帝的念头,想当玉帝是后来的事。孙悟空被活捉后,处理孙悟空成了个问题,一般的手段居然都没有用,这才是最可怕的,因为你杀不死他。这一次太上老君主动提出来让他来收拾孙悟空。这时候太上老君好像有点明白了,玉帝和观音这是在唱双簧,他要亲自动手了。把孙悟空放进他的炉子里,一来可以杀了孙悟 空二来可以炼出来他的仙丹,但是让太上老君想不到的是孙悟空居然 没事。从炉子里出来后孙悟空才真正的开始闹天宫从太上老君的地方一路上打到通明殿,注意是通明殿不是玉帝的宝殿,而且也没有多大的破坏。
?孙悟空为什么会去找玉帝呢,而不是逃呢。按照常理,孙悟空一被放出来,应当马上就跑才对但是为什么要去找玉帝?孙悟空的胆子是那里来的呢?这和孙悟空的性格有关,想当初孙悟空去学艺,菩提老祖问他姓,他没听明白,听成了他的性格是什么样的,随口说无性,别人骂他他也不恼,打他他也不还手还给人家赔个笑脸,就是一个烂好人,没有什么出息。但是他一旦学成了就立马换了一个人,不再是那个烂好人了,而是成了到处找事的主,谁也不放在眼里,因为别人不如他。孙悟空和天兵打了一架,虽然没有对手,但还不足以让孙悟空产生当玉帝的念头,让孙悟空自信爆棚的想当玉帝是,就算他被抓了,天上也没人能把他这么样,太上老君的八卦炉也不过如此。他当初偷了点玉帝的东西第一反应就是赶紧跑,现在反而不跑了想当玉帝了还。在通明殿前,一个看门的加几个雷将就把他给拦住了,孙悟空就是没进去也没见到玉帝,如果孙悟空稍微清醒一点就知道前面的人都在打拳。这几个人才是跟他真玩命,不要说十万天兵,这么几个人就让他寸步难行。
打到这里玉帝终于说话了,对整个中玉帝从来都是听臣下的他没有自己拿过主张,这是唯一一次,直接派人去找如来,如来和玉帝并不是一个等级的,很多人觉得如来比玉帝厉害,玉帝听如来的,其实正好相反,如来得听玉帝的,如来只是个地仙,跟玉帝还差好多等级。在孙悟空这个事上,书中一直有一个迷,孙悟空的师傅到底是谁,书中没明说。玉帝知不知道孙悟空的师傅是谁呢?玉帝没有明说,但从对孙悟空的态度上,很明显玉帝是知道的,玉帝要是不知道,玉帝就不是玉帝了,他能很直接的让人去找如来,就说明事和入来有关,还有就是观音对孙悟空的了解,她很清楚的知道孙悟空的本事,还知道谁和孙悟空的本事差不多,所以现音也是知道孙悟空的来历的。天上其他神仙知道不知道呢?很多还是知道的,比如安天大会上,赤脚大仙就说了“如来善伏此妖”。玉帝让如来收拾孙悟空是玉帝给如来面子,你的人你来办。如来把孙悟空轻轻的压在五行山下,派人看着还给吃给喝,如来是想让孙悟空活着。如来的处置孙悟空的方式,居然没有一个人有意见,孙悟空犯的可是死罪,按道理孙悟空这么大的罪不死很难说的过去。,那么玉帝为什么会同意如来这么处理孙悟空呢?这很可能是玉帝和如来说好的要的就是这么个结果。但是有一个人心里是不服的,就是太上老君,但是玉帝的意思又不能违背,所以太上老君在西天取经路上,没少给孙悟空使绊子,还是致命的绊子几次想杀了孙悟空,这是后话。
? 大闹天宫就这么结束了,给人的感觉这就是如来玉帝观音等人在幕后操作孙悟空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参于的一场秀目的是取经传经,抑制道派神仙的势力,想想孙悟空也是够无辜的。
概括西游记的三闹……………
主要内容:孙悟空去东海龙宫抢了金箍棒,又去地府强销生死簿。龙王、阎君去天庭告状,玉帝把孙悟空召入天庭,授他做弼马温。悟空嫌官小,打回花果山,自称“齐天大圣”。玉帝派天兵天将捉拿孙悟空,没有成功,便让孙悟空管理蟠桃园。
孙悟空偷吃蟠桃,毁了王母的蟠桃宴,又偷吃了太上老君的金丹后逃离天宫。玉帝再派李天王率天兵捉拿;观音菩萨举荐二郎真君助战;太上老君在旁使暗器帮助,最后悟空被擒。
悟空被刀砍斧剁、火烧雷击,甚至置丹炉锻炼四十九日,依然无事,还在天宫大打出手。玉帝降旨请来如来佛祖,才把孙悟空压在五行山下。
扩展资料这部以“唐僧取经”这一历史为蓝本,通过作者的艺术加工,深刻地描绘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全书主要描写了孙悟空出世及大闹天宫后,遇见了唐僧、猪八戒和沙僧三人,西行取经,一路降妖伏魔,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终于到达西天见到如来佛祖,最终五圣成真的故事。
《西游记》的内容在中国古典中是最为庞杂的。它融合了佛、道、儒三家的思想和内容,既让佛、道两教的仙人们同时登场表演,又在神佛的世界里注入了现实社会的人情世态,有时还插进几句儒家的至理名言,使它显得亦庄亦谐,妙趣横生使该书赢得了各种文化层次的读者的爱好。
《西游记》的出现,开辟了神魔长篇章回的新门类。书中将善意的嘲笑、辛辣的讽刺和严肃的批判巧妙地结合的特点直接影响着讽刺的发展。所以说《西游记》是古代长篇浪漫主义的高峰,在世界文学史上,它也是浪漫主义的杰作,魔幻现实主义的先驱开创者。
参考资料:
大闹天宫 简介
一闹“闹龙宫”孙悟空闯入东海龙宫向四海龙王强行索要了金箍棒以及全身盔甲后又回到了花果山。
二闹“闯冥府”孙悟空被勾死人勾入冥府后自己勾去了生死薄上自己名字大闹冥府而回。
三闹“闹天宫”孙悟空搅乱蟠桃宴会败于二郎神却踢翻老君炉最后被如来佛祖降伏在五行山下。
《西游记》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是由明代家吴承恩根据前人一千年的积累素材所创作的中国古代第一部浪漫主义的长篇神魔,深刻描绘了社会现实,是魔幻现实主义的开创作品。主要描写了孙悟空、猪八戒、沙僧三人保护唐僧西行取经,唐僧从投胎到取经归来共遇到八十一难,一路降妖伏魔,化险为夷,最后到达西天、取得真经的故事。取材于《三藏取经诗话》和民间传说、元杂剧。宋代《三藏取经实话》(本名《三藏取经记》)是西游记故事见于说话文字的最早雏形。
主要人物
唐僧
唐僧,俗姓陈,小名江流儿,法号玄奘,号三藏,被唐太宗赐姓为唐。为如来佛祖第二弟子金蝉长老投胎。他是遗腹子,由于父母凄惨、离奇的经历,自幼在寺庙中出家、长大,在金山寺出家,最终迁移到京城的著名寺院中落户、修行。唐僧勤敏好学,悟性极高,在寺庙僧人中脱颖而出。最终被唐太宗选定,与其结拜并前往西天取经。在取经的路上,唐僧先后收服了三个徒弟:孙悟空、猪八戒、沙僧,并取名为:悟空(菩提老祖所取,唐僧赐别号行者)、悟能、悟净,之后在三个徒弟和白龙马的辅佐下,历尽千辛万苦,终于从西天雷音寺取回三十五部真经。功德圆满,加升大职正果,被赐封为旃檀功德佛。为人诚实善良,一心向佛,慈祥,胆小怕事,迂腐,鉴别能力差。
孙悟空
孙悟空又名孙行者、悟空、外号美猴王、号称“齐天大圣”。东胜神洲傲来国花果山灵石孕育,为寻求长生之道,独自漂洋过海,历经八九载,学会了讲人言、行人礼,跋山涉水,在西牛贺洲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拜菩提老祖为师,习得地煞数七十二变和觔斗云(又作筋斗云)本领。自封为齐天大圣,大闹天宫,被如来佛祖压在五行山下,无法行动。五百年后唐僧西天取经,路过五行山,揭去符咒,才救下孙悟空。孙悟空感激涕零,经观世音菩萨点化,拜唐僧为师,同往西天取经。取经路上,孙悟空降妖除怪,屡建奇功,然而三番两次被师傅唐僧误解、驱逐。终于师徒四人到达西天雷音寺,取得真经。最终修得正果,封为“斗战胜佛”。为人坚持正义、嫉恶如仇,勇敢好斗、勇往直前,机智灵活,执著略带倔强,但有些自恋自大。神通初成的孙悟空先后大闹地府与天宫,后被天界招安,封为弼马温。因感觉职位低而返回花果山自封为齐天大圣并迫使天庭承认该封号。因醉酒闹天宫,搅乱王母娘娘的蟠桃盛会,偷吃太上老君的金丹,炼成了金刚之躯,阴差阳错间在太上老君的炼丹炉中炼就火眼金睛。之后大闹天宫,十万天兵天将对其围剿亦不能将其打败,后来在与如来佛祖的斗法中失利,被压在五行山下五百年悔过自新。经观音菩萨点化,被唐僧救出,法号行者,保护唐僧西天取经。在历经九九八十一难后,最后取得真经修成正果,被封为斗战胜佛。孙悟空生性聪明、活泼、忠诚、嫉恶如仇,在中国民间文化中成为了机智与勇敢的化身,中国人将它奉为神明。
猪八戒
又名猪刚鬣、猪悟能。原为天宫中的“天蓬元帅”,掌管天河水府。因调戏霓裳仙子(西游记中嫦娥并非一人)惹怒玉帝,被罚下人间。但错投了猪胎,成了一只野猪,修炼成精,长成了猪脸人身的模样。在高老庄抢占高家三**高翠兰,被孙悟空降伏,跟随唐僧西天取经。最终得正果,封号为“净坛使者”。为人好吃懒做,憨厚,胆小,且贪图小便宜、好色,但他又是温和善良的,而且富有人情味。[4] 它咬杀母猪,打死群彘,又招赘到福陵山云栈洞的卵二姐(凤凰生的一个死卵,因灵气强大幻化成妖),想不到一年卵二姐却死了,只留下一个洞府给他。至此栖身云栈洞,自称“猪刚鬣”。唐僧西去取经路过高老庄,在云栈洞与孙悟空大战,听说唐僧之名,前去拜见。被唐僧收为二徒弟后,为让其继续戒五荤三厌,唐僧给他起了个别名叫“八戒”。八戒从此成为孙悟空的好帮手,一同保护唐僧去西天取经
沙悟净
又名沙和尚。原为天宫中的卷帘大将,因在蟠桃会上打碎了琉璃盏,惹怒王母娘娘,被贬入人间,在流沙河畔当妖怪,受万箭穿心之苦。后被唐僧师徒收服,负责牵马。得成正果后,被封为“金身罗汉”。为人忠厚老实、任劳任怨却毫无主见。
孙悟空大闹天宫主要内容
《大闹天宫》是2014年春节期间上映的版魔幻动作IMAX-3D**,本片由郑保瑞执导,甄子丹、周润发、郭富城、何润东等主演。该影片取材自中国古典神魔《西游记》前八回,围绕英雄的成长、枭雄的落败、朋友之间的友情、恋人之间的爱情等主题展开。?
该影片在中国2014年1月31日上映,并首轮在香港、台湾、泰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全球32个国家地区上映。在中国大陆,《大闹天宫》的**票房过10亿,刷新中国**史19项纪录。
一、创作背景
美影厂厂长金国平分析了《大闹天宫》成功的几点原因:首先,这个神话题材本身适合动画创作,便于动画表现;其次,孙悟空不管是在原著中还是在动画中,人物形象和个性都塑造得非常好,在动画表现上,造型设计很有光彩,使孙悟空在片子里站住了。
第三是制作精美,摄制人员对一招一式都精益求精;第四是创作氛围非常好,美影厂为万籁鸣先生配备了一套很好的班子,厂里的精兵强将都投入到这部片子的创作中。
二、形象塑造
学名著《西游记》前七回改编。
参加创作的原画、动画人员共有二三十人,被分为五个组,每组由一个原画、助理和几个动画人员组成。原画创作主要的关键动作,把主要情节按导演的要求画出来,动作从初始到结束的中间的过程要画3到7张,由动画人员协助完成。
由于当时没有电脑制作,全凭手中的一支画笔。一般说,10分钟的动画要画7000到1万张原动画。50分钟的《大闹天宫》上集和70分钟的下集,仅绘制的时间就投入了近两年。孙悟空造型是时任原动画创作组组长的严定宪在张光宇造型设计的基础上修改而成,桃心脸的造型正是由他设计。
据严定宪回忆,张光宇先生画了几个孙悟空造型,都相当不错,但导演万籁鸣还是觉得不太满意,因为张笔下的孙悟空装饰性比较强,不太适合动画来表现。
因此导演要求时任原动画创作组组长的严定宪在张光宇造型设计的基础上再重新设计一个孙悟空,这样经过反反复复多次修改,直到导演满意为止,才有了这个熟悉的齐天大圣形象。
扩展资料大闹天宫的评价
一部典型的春节档“合家欢”**:、看热闹、看打戏、找回忆、找槽点这些你都能在《大闹天宫》找到,从8岁到80岁都适宜观看,是一部典型的春节档“合家欢”**,不管观众是场面动作派、怀旧派还是“童真挂”,相信都能各取所需。
华语**新纪录,推动中国**产业化:《大闹天宫》制作成本大,制作过程难,为“史无前例”:这部片子从投资规模,技术含量到其国际化,尤其是好莱坞的参与程度,都将是华语**的一个新纪录。
剧情工整,经典很得体;特技震撼,华语**最高水准;所谓雷点,适度幽默是应有之义。不管从技术还是剧情上看,《西游记之大闹天宫》都是这几年来难得一见的按照好莱坞类型片方式打造的商业大制作。
百度百科-大闹天宫
大闹天宫的经过
主要内容:
孙悟空不满做弼马温,打回花果山,自称“齐天大圣”。 玉帝派天兵天将捉拿,没有成功,便请孙悟空管理蟠桃园。孙悟空搅了王母的蟠桃宴,又盗食了太上老君的金丹后逃离天宫。
玉帝再派李天王率天兵捉拿;观音菩萨举荐二郎真君助战;太上老君在旁使暗器帮助,最后悟空被擒。悟空被刀砍斧剁、火烧雷击,甚至置丹炉锻炼四十九日,依然毫发无损,还在天宫大打出手。玉帝请来佛祖如来,才把孙悟空压在五行山下。
扩展资料孙悟空被压在五行山下五百年后,被唐僧所救,拜其为师,唐僧为其取号行者,故又称孙行者,踏上西天取经之路。
因孙悟空打死劫经的六名强盗(一说为孙悟空的六意),唐僧数落,孙悟空一怒离去,观音化作老母,传给唐僧一顶嵌金花帽,一道紧箍咒,哄骗悟空戴上金花帽,金箍嵌入肉中。唐僧念动咒语,孙悟空就头疼难忍,以此为唐僧钳束孙悟空的手段。
师徒二人西行,在鹰愁涧收伏白龙,小白龙化作唐僧的坐骑。师徒四人历尽千辛万苦终于来到了灵山圣地,拜见佛祖,却因不曾送人事给阿难、伽叶二尊者,只取得无字经。
上古燃灯佛派白雄尊者提醒唐僧师徒又返回雷音寺,奉唐王所赠紫金钵做人事,这才求得真经三十五部五千零四十八卷、返回东土。不想九九八十一难还缺一难未满,在通天河又被老鼋把四人翻落河中,湿了经卷。
唐三藏把佛经送回长安,真身又返回灵山,孙悟空因功劳极大被封为斗战胜佛,八戒、沙僧和白龙马也均受封,五圣成真,共享极乐。
百度百科-孙悟空
完整的大闹天宫情节在第四到第八回。
经过:
孙悟空不满做弼马温,打回花果山,自称“齐天大圣”。 玉帝派天兵天将捉拿,没有成功,便请孙悟空管理蟠桃园。孙悟空搅了王母的蟠桃宴,又盗食了太上老君的金丹后逃离天宫。
玉帝再派李天王率天兵捉拿;观音菩萨举荐二郎真君助战;太上老君在旁使暗器帮助,最后悟空被擒。悟空被刀砍斧剁、火烧雷击,甚至置丹炉锻炼四十九日,依然毫发无损,还在天宫大打出手。玉帝请来佛祖如来,才把孙悟空压在五行山下。
大闹天宫意义
孙悟空大闹天宫是作者浓墨重笔描述的一段,在天宫中的玉帝身边也有一位炼丹者——太上老君!孙悟空大闹天宫时,太上老君竟然也只能擒之而不能奈何。
要知道,太上老君在中国古神中相当厉害的人物,孙猴子根本不在一个级别,而作者却反其道行之,削弱了太上老君的实力,也是体现了崇佛抑道思想。
还是在孙悟空大闹天宫这一段里,孙悟空曾经说过一段名言:“皇帝轮流做,今年到我家”,这句话是孙悟空反叛精神的真实写照。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