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结婚风俗有哪些 合肥常见结婚风俗盘点

婚礼的举办是要顺应当地风俗的,接下来便来看看合肥结婚风俗有哪些呢?其实合肥的结婚风俗跟其它省份没很大的区别基本都大同小异。接下来,我给大家介绍一些合肥的结婚风俗,有需要的人可以作参考。

合肥结婚风俗有哪些1、女方准备

女方要准备棉被,枕头等床上用品作为陪嫁,女方要请一位德高望重的长辈在被子里缝上枣子、花生、桂圆和莲子,寓意着早生贵子。此外,女方还要准备一对红色的箱子,里面要放钱或银元来压箱。男方上门的时候要带上烟酒喜糖,还有结婚跟回门的时候穿的衣服全部装到箱子里,衣服从里到外全部都要新的哦。

合肥结婚风俗有哪些2、接亲车队

合肥这里一般是下午接亲,男方吃过午饭以后就可以出发去接新娘啦,可以选择一点半或两点半出发,寓意找个伴。接亲的车队一定要是双数,婚庆安排的摄像车是不能算在接亲车队中的哦。接亲头车是新娘新郎的专车,第二部车是伴娘伴郎的专车,后面的车可以带些亲友团帮忙放鞭炮。

合肥结婚风俗有哪些3、迎亲

迎亲的时候要准备很多开门红包,一般都是包5元、10元、20元,至少要准备二三十个。大红包也要准备一些哦,具体就看女方的亲戚数量而定了。按照合肥的风俗习惯,接亲的时候是要放鞭炮的,男方到达女方家后就要让人下车放鞭炮。放玩鞭炮就可以去敲门了,一般不会马上开门,这时候你就可以塞开门红包了,先塞小的,再塞大的。

合肥结婚风俗有哪些4、接亲

男方进去女方家后,首先要感谢岳父岳母培养了优秀的女儿,,然后进去新娘的房间帮新娘穿上婚鞋。出来后两位新人要给女方父母敬茶,新郎改口叫爸妈,随后可以收到大红包哦。最后就可以接新娘去新郎家了。

合肥结婚有什么讲究?

不同地区婚礼展示的婚礼风俗不同,在合肥这个地方风俗和很多城市也差不多,在如果往南走那那边的结婚习俗就有一些区别了,但是只是细节上的不同,基本上还是差不多的,今天我们就来看看合肥结婚有什么讲究?合肥婚礼有哪些风俗?

1、新娘这边要准备嫁妆,嫁妆的数量都是双数,包括的东西是床上的用品,家庭用品,还有一些婚礼寓意比较好的小吃。

2.合肥地区结婚都流行中午过后去接亲,新郎最好是在吃了午饭过后过去最恰当,很多南方地区是上午接亲。

3.结婚对婚车有什么讲究呢?讲究婚车数量必须是双数,车子最好统一,在接亲的车门,家门上都要放好小红包。

4.在接亲的途中在适当的地方要放鞭炮,放的时候要注意安全问题,以免误伤身边的人就不好了。

5.接亲完成以后新郎和新娘,亲朋们都去预订好的酒店举行婚礼,婚礼整个流程全部完成后,护送来宾们离开。

6.回门是一些合肥个人家庭的习俗,但还是有许多家庭讲究回门的。如果是回门一般是在三天后回娘家。

以上简单的为大家介绍了合肥结婚有什么讲究?合肥婚礼有哪些风俗?如果你也在合肥准备结婚,那看看这些习俗提前学习一下也不错。

合肥结婚有什么习俗

合肥结婚习俗:1、在结婚前一夜,男家要宴请族中各人,然后新郎要拜祖宗,父母及长辈,拜毕,以新郎为首的迎亲队伍便会响着锣鼓,向新娘家进发。2、女方要准备棉被,枕头等床上用品作为陪嫁,还要请一位德高望重的长辈在被子里缝上枣子、花生、桂圆和莲子,寓意着早生贵子。3、合肥婚礼习俗中回门时间并不统一,有的第二天回去,有的三天后回去,具体情况看新人双方父母安排。

4、在出门时,新娘会放声大哭,表示不愿离开父母,家人亦会大哭表示惜别。在啼哭声中,新郎的兄弟或至亲送她先行,称之"送亲"。新人来到男家门前,男家会请两位儿女双全的妇人,将新郎和新娘的鞋对换,因为"鞋"与"偕"同音,故此举有"白头偕老"的象征。

5、合肥民间素重婚姻嫁娶,视此为人之终身大事。旧时,合肥民间青年男女婚姻,受封建礼教束缚,多为父母包办或左右。在联姻前,必先经媒人或曰“红娘”从中介绍说合,讲究明媒正娶。

6、女方回送男方礼品称为"回盛"(又称"压盛),摆入男方"行聘礼品"取出后的空盛内。女方将男方所送来的"行聘礼品"回送一部分。若聘金退回或只收小定,女方留下红条,媒人自女方家长手中接下,转交男方家长。

合肥结婚有哪些风俗?

在安徽合肥地区,在婚礼中仍保留有一些古代习俗。在结婚前一夜,男家要宴请族中各人,然后新郎要拜祖宗,父母及长辈,拜毕,以新郎为首的迎亲队伍便会响着锣鼓,向新娘家进发。

迎亲队伍到达女家门前,女家照例紧闭大门,要新郎大放鞭炮,称"催门炮",妇女家亲友便向新郎索取"启门钱",即开门赏钱,再向新郎再三请求,新郎才会随他们进屋内。

当夜女家会设盛宴招待新郎,与亲友共饮。在举宴之前,新郎要先叩头拜见宾客,同时还要拜见女家长者,叩头吉计其数,当晚新郎会宿于岳家 次日早晨(即婚礼吉日),新郎的迎亲随从在女家门前大放鞭炮,称为"催妆",新娘整妆完毕,便会与新郎一起出发往男家。

在出门时,新娘会放声大哭,表示不愿离开父母,家人亦会大哭表示惜别。在啼哭声中,新郎的兄弟或至亲送她先行,称之"送亲"。

新人来到男家门前,男家会请两位儿女双全的妇人,将新郎和新娘的鞋对换,因为"鞋"与"偕"同音,故此举有"白头偕老"的象征。 新郎进男家门时,亲友会口念吉祥语句,手向地下撒花生,红枣之类的果子,叫做"撒喜果"。之后进行的拜天地,交拜,喝合酒等婚仪,则与其他地区大同小异。

合肥结婚的风俗文化,你了解吗?

中国是礼仪之邦,结婚又是人一辈子的大事,所以在我国的各个地方,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人们都非常重视婚姻嫁娶。长期以来,每个地方都形成当地特色的婚俗。在合肥,也有特别的结婚习俗,体现了丰富的 合肥文化 内涵,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合肥的传统婚俗,突显合肥地域文化的特色,汇南北婚俗之精髓,又不失个性。如在成婚那天,合肥的新娘进洞房前,要与新郎交换鞋穿,双方穿着对方的鞋,共入洞房,表示夫妻同行和谐(鞋),白头到老。

花轿将至男家时,以三声炮通报,男家也放鞭炮迎接。临门,先由两位长嫂各持一火把迅速绕轿一周,并唱道:“老嫂燎轿,天神知道;火把一照,邪佞之气跑掉。”以此,除去沿途所沾邪佞之气,这叫“燎轿”。然后,新郎在轿前长揖三次,恭请新娘下轿。接着,“全福人”打开轿帘,由大姑小姑扶新娘下轿,并说:“要想发,大姑拉;要想有,小姑扭。”此时,大门紧闭,必须由新娘上前喊道:“娘!开门。”这叫“改口”。婆婆在门内问:“来家是否听话?”“一切都听婆婆吩咐。”有问必答,直到满意后才开门让进。合肥有些地方,故意把喜轿拦在门外,叫也不开,谓之“憋性子”。

新娘下轿时,有一位“全福人”手拿米斗或簸箕,装上米谷和豆子,往轿里和地上抛撒。近代,改用金银纸屑。新娘下轿后,脚仍不能沾地,由几块红毡或布袋铺在路面,交替向前延伸,新娘一一踩过,谓“传袋”,旁边有人喊“一代传一代,十代传十代……”一直喊到万代才罢。

合肥过去有给新娘挑盖头的习俗,就是在客人中选一能唱者,用秤杆挑盖头,边挑边唱:“小小秤杆圆溜溜,出在鲁班山里头。张班砍来李班修,一路明星照到头。拿到长街做买卖,人家请俺挑盖头。我把盖头挑起来,娘婆二家都发财……”唱完挑起盖头就走,后由东家用香烟、糖果等物换回。气氛十分欢乐。

闹房,有文闹和武闹,文闹是新人对诗、对唱、互相考问。武闹,有的出于善意,只是语言动作粗了些;有的则过于庸俗,甚至野蛮,如把新娘按倒在床上,脱鞋脱袜,扒衣服,语言带挑逗性,甚至不堪入耳。无论文闹或武闹,家人一般不予阻拦,称“闹发闹发,越闹越发”。通过闹房增加欢乐喜庆气氛,同时尽快克服男女生疏感,打破僵持局面,促进感情融洽。

闹房至半夜,吹鼓手吹起喇叭,大放鞭炮“送房”,亲友告辞。伴娘送来酒菜与成双碗筷,新人喝“交杯酒”,旧时称“合卺”,是指新郎新娘在洞房内共饮合欢酒的意思,古时合卺是指破匏为二,合之则成一器。匏就是匏瓜,俗称葫芦。匏瓜分为二,象征夫妇原为二体,以线连柄,又合二为一,因为匏“苦不可食”,用其盛酒,象征同甘共苦,成琴瑟之合,合而生育,共建美好生活。后来改为喝交杯酒,所用器皿,由匏改用酒杯。所谓交杯,即新郎、新娘各执一杯,先喝一口,然后换杯互饮。现在为手臂交叉,互饮对方杯中酒。

饮过交杯酒,伴娘和“全福人”等告辞,新婚夫妇铺被就寝。

有的地方在新人就寝之后,有人躲在窗沿下偷听新婚夫妇窃窃私语。合肥民间有“三听”,即“婆母听”、“姑嫂听”、“亲友听”。“婆母听”有的是“听病变”,以防房事发生意外;有的是“听人品”,从言语察看新娘的品行。“姑嫂听”主要是从新娘的言语中看以后是否好处;“亲友听”大都是恶作剧,找些笑料。有些新人早有准备,整夜没有声响。

婚后第三日,新娘回娘家省亲称为“归宁”,俗称“回门”。夫妇同往,称为“双回门”。娘家以酒宴招待。回门的意义不仅在于女儿探望父母和其它娘家人,同时因女儿嫁夫,人生巨变,遇到诸多新的问题,又难以对外人启齿,只好利用这个机会当面请教母亲。对新郎来说,拜门认亲熟悉岳父家庭和亲属关系,以便增进往来。父母通过接送、过礼、进餐,表达心理祝愿,规劝女儿、女婿。回门一般是当日返回。肥西高刘一带,一个月后娘家来人接回女儿,住满一个整月,称为“住对月”,俗语有“三天回门六天接,一个月回去住对月”。

请问:根据合肥的风俗习惯,两个人结婚前,男方要为女方家做些什么

双方父母及重要家属要见面然后吃顿饭,男方准备烟酒。要还准备彩礼,彩礼的尾数一般以8或6结尾,比如8888,6666,888,666。

还有就是双方都要找一个媒人,男女不限。媒人是代表双方传达意见的。比如女方或女方家人想要某某东西、聘礼数额等,就由媒来传达给男方。等双方试成之后,要给媒人买一套衣服或是鞋,但现在都是折现金,一般200就OK了